院部风采

    院部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风采 -> 正文

    【喜迎党代会·学院风采⑪】弘扬岐黄薪火,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时间:2025-04-11 作者: 点击: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全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鼓舞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团结奋进、砥砺前行,自4月10日起,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喜迎党代会·发展成就巡礼”、“喜迎党代会·学院风采”系列报道,多维度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的发展成就,多平台报道第三次党代会的最新消息,多层次展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激励全体安中医人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第一临床医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以及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形成“一院三区”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建设彰显新成效

    学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专题研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六亮”行动,聚焦“一院一品”,积极推进医院党委“‘中’心永向党‘医’心为人民”党建品牌建设,大力实施“五有工程”,成功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团队共3个,"六亮行动”入选2024公立医院党建业务融合典型案例。安徽省教育工委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5个,医院重症医学科-内科 ICU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第一临床医学院“一院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展

    第一临床医学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研讨班开班式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五次(扩大)学习会

    “六亮”行动全国公立医院党建业务融合典型案例-获奖证书

    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内科 ICU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坚持提升服务,医疗水平凸显新水平

    2024年,全院出院患者69888人次,同比增长4.26%;门诊量2140341人次,同比增长11.82%;开展各类手术22422台次,同比增长15.25%,其中三、四类手术12569台次,占比56.06%;中药饮片使用量增幅29.66%;院内制剂使用量增幅3.11%。开展腕踝针、火龙罐等中医护理技术56项,应用人次132.2万。冬病夏治服务量同比增长超过40%,推出国医大师徐经世6个协定膏方,四季膏方服务量大幅增长。其中,相较于2019年,出院人数增长13.97%,门诊量增长46.01%,手术台次增长64.00%。医院牵头成立长三角中医脑病质控中心、长三角中医肺病质控中心等多个区域性质控中心,有效推进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第一临床医学院举办第十七届膏方文化节

    长三角中医脑病质控中心成立大会

    坚持立德树人,临床教学成果显著

    医院积极落实《关于深化第一临床医学院与中医学院医教研协同改革的实施方案》,增设两位分管学生及教学工作院领导,单独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接管中医学(中医儿科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中西医结合临床杨文明教学团队成功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文明喜获首届“全国医务名匠”殊荣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

    坚持科技兴院,科研成果再创新高

    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重点研究室1个,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省医学临床研究中心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所5个、医院公共科研平台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科室9个、器械临床试验专科科室10个,近六年来,新立项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43项;发表论文共计4210篇,其中SCI论文407篇,出版学术专著143部,获得专利212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成果156项。

    第一届肝豆状核变性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

    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团队在BioScience Trends发表中医药治疗奥密克戎最新研究成果

    坚持人才强院,人才队伍优化壮大

    医院现拥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1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8人,培养师承学员86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9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7人。省国医名师15人、江淮名医25人、省名中医(中药师)5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人,安徽省青年江淮名医、卫生健康杰出人才和骨干人才21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

    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安徽省表彰现场(从左至右:杨骏、韩明向、徐经世、曹恩泽、胡国俊

    医院成功引进省部级领军人才赵卫东主任医师

    医院成功引进省部级领军人才王圣应主任医师,正式成立甲状腺乳腺外科

    坚持匠心打造,学专科建设实现突破

    医院拥有3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22个安徽省重点专科,106个院内重点专病。新成立妇产四科(妇科肿瘤专病病区)、甲状腺乳腺外科。五年来立项开展“三新项目”486项。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蝉联A+最高等次,连续五年获安徽省中医医疗机构第一。

    医院11个专科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

    坚持抢抓机遇,“一院三区初具规模

    2023年,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获批立项,现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院内改造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均已进场。2023年12月,西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医院北区门诊病房已全面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北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2024年底开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结构出地面。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活动

    坚持公益性办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近年来,医院积极投身于中非“健康卫生行动”、健康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进程中彰显中医担当。2023年医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省第七批援南苏丹中国医疗队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与希腊雅典创世纪生殖辅助医疗中心共建的中希辅助生殖医疗中心成功揭牌,是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积极配合学校雅典中医药中心建设,先后成功选派5名中医专家赴雅典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累计服务人次超2000人;建立常态化国际人才培养机制,定期接收南苏丹医疗技术骨干来院开展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

    医院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

    希腊代表团赴第一临床医学院参加中希共建辅助生殖医疗中心揭牌仪式

    第一临床医学院举行第一批南苏丹医务人员进修培训结业典礼

    坚持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优势凸显

    医院举办65周年院庆暨2024级新生迎新晚会,塑造医院IP形象。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与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安徽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并成为副会长单位。在中医药进社区、中医药走基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国内外交流以及中医药文化新媒体传播等方面继续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科普、教育工作。

    第一临床医学院成功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第一临床医学院举办65周年院庆暨2024级新生迎新晚会

    坚持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五大战疫”

    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打好预防、协同、精准、康复、科技五大战“疫”。研制新冠肺炎预防用药《复方黄芪解毒合剂》、皖沪一、二、三、四号方。选派专家赴武汉、上海、海南、南苏丹、几内亚等,以及省内有关疫情发生地开展援助抗疫。获批国家和安徽省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5项,发表国际上首篇关于中医药治疗奥密克戎感染患者的论文并被SCI收录。医院和发热门诊分获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共计百余人次分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好人等各级称号及表彰。

    援助抗疫医疗队

    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与“皖之要事”,科学谋划医院改革发展战略,为服务支撑健康中国战略以及中医药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怀抱热忱之心,鼓足拼搏干劲,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一临床医学院/文 校第三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小组宣传组/编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