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心声

    代表心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心声 -> 正文

    【喜迎党代会·代表心声③】道期盼、谋发展 党代表们这样说

    来源: 时间:2025-04-24 作者: 点击:

    编者按: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全面展现安中医人的精神风貌,深入反映代表们的心声与愿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官网从4月23日开设“喜迎党代会·代表心声”专栏。邀请基层一线师生党代表话心声、道期盼、谋发展,结合个人岗位实际,分享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真知灼见,表达对学校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殷切期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代表们的心声。

    吴达武 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

    师生热切期盼的第三次党代会即将隆重召开,作为一名党代表,我倍感精神振奋,坚定地相信:此次代表大会,一定能够紧紧地锚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作出一个“好报告”、选出一套“好班子”、营造一个“团结、奋进、和谐”的好氛围。

    作为老党员老同志,立足于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聚“星星之火”,助推学校发展;怀“拳拳之心”,汇聚校友挚爱,老骥伏枥争立新功。一要不觉老、保持青春心,青春不打烊,与学校发展的活力同频共振;二要不服老、保持进取心,为学校发展发挥余热、甘做铺路石;三要不倚老、保持谦虚心,多一点关心学校发展,为学校“大事、要事、喜事”喝彩!

    李梅 离退休工作处党委副书记)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关工委围绕“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持续开展好“读懂中国”活动,我校关工委报送《记内科大师韩明向》,入选为教育部优秀作品。开展“传承中秋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中医药文化进小学”(合肥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等系列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弘扬中医药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政治自信、文化自信,也体现出“五老”对党的关心下一代事业尽心竭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

    2024年7月1日召开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座谈会上,胡运怀等老党员们心情非常激动,依次发言,一致认同:这是党对老党员的关爱关怀,学校党委对老党员们一路拼搏奋进、坚守育人的充分肯定,极大地增强了老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在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老同志们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献良策、建真言,继续发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努力奋斗。预祝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圆满成功!

    高志凌(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内科ICU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

    身为内科 ICU 党支部书记,我深知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我们党建引领与科室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团队,形成 “支部建在科室上、党旗飘在病房里” 的局面。未来,期待学校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通过跨院区、跨科室党建联建,让红色动能赋能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筑牢一流大学建设基层基石。

    在重症医学领域,我们尝试中西医融合,将中医辨证施治理念与西医技术和设备结合,提升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我期待学校搭建更高水平中西医协同创新平台,深化“西医-中医互学互通”,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加速现代学科与中医药经典理论交叉研究,形成安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让中西医并重成为学科建设 “金字招牌”。

    坚决将“立德树人”贯穿医学生培养全程,让医学生在实战中培养 “精医术、懂人文、有温度” 的职业素养。希望学校关注一线医护人员成长,在师资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大支持,推行线上服务平台,建立临床贡献量化评价体系等,当一线职工找到成长坐标,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必将汇聚磅礴力量。

    相信在党代会指引下,全体安中医人携手共进,定能续写学校发展新篇章,让中医药光芒在新时代闪耀。

    杨艾影(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第一党总支书记)

    中国共产党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作为一名毕业于本校,有着32年护龄,扎根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在学校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迈进的关键阶段,我结合个人本职工作,从护理实践、教学传承、文化创新三个方面分享思考与期盼。

    深耕临床护理,创中医特色品牌。加大中医药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推广力度,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效果评估体系。围绕慢性疾病管理、术后康复等临床难点,开展循证护理研究。以优质服务提升附属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特色鲜明”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深化教学实践,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作为学校护理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授课老师,我深知“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手把手的床边教学,将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习阶段掌握辨证施护、情志护理等特色技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学校培养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传承文化基因,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厚植护理人文底蕴,打造“仁心仁术”育人品牌:将南丁格尔精神与护理职业价值观深度融合,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注入精神动能。

    我将始终以党代表的责任担当,立足本职工作,与全体同仁携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胡可心(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第十一党支部副书记)

    近年来,我们学校发展迅速,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扎根新安医学的热土,成为了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先锋。作为学生代表,我建议学校及附属医院持续深化“访企拓岗”,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就业岗位;可在学生宿舍区周边添设配套设施,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期盼学校和医院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供稿 校第三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小组宣传组/编发)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